人老了会变矮?
很多人上了年纪后会发现自己身高变矮了,还时不时会有腰背疼痛、四肢无力的不适感,这些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衰老征象,其实有一个吓人的名字——骨质疏松!
你的骨头正在越来越差
简单点理解,骨质疏松就是骨头逐渐稀疏松软,骨头强度下降,骨折风险增加。
由于骨质疏松的危害性在于多数人早期无明显症状,随着年纪的增长,骨钙逐渐流失,一旦出现明显的症状,如疼痛、骨骼变形、骨折时,骨钙丢失常在50%以上,短期治疗难以奏效,所以被称为“隐形杀手”。
调查显示,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,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约为21%,男性约为15%。在70~80岁老年人中,76%患有骨质疏松症。你以为自己和骨质疏松没有关系,离自己很远?其实,人体的骨量在35岁之后就开始减少,而且,骨量的流失,不可逆转!
下面是骨质疏松症的过程图
骨质疏松性疼痛最突出的特点
全身性疼痛,无固定压痛点,表现多为钝痛。骨痛最常见部位有腰背部、髋部及四肢,以腰背痛多见,并沿脊柱向两侧扩散;久坐、久站疼痛加重。骨质疏松性疼痛日间轻,夜间重。
骨质疏松:危害堪比肿瘤
在我国,骨质疏松和糖尿病、老年性痴呆一起被列为三大重点攻关的老年性疾病。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栋房子,骨头是房子的墙体,骨质疏松就像墙体被破坏,严重时发生的骨折就像墙体坍塌。
骨质疏松除了会有腰背酸痛、腿脚抽筋、身高缩短、驼背之外,还有很高的骨折风险。骨质疏松严重时,一个喷嚏就能发生压缩性骨折,多发性压缩性骨折更是可以影响心肺功能,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。
此外,髋部骨折最严重,且其危害并不亚于肿瘤!据调查,由于各种并发症,20%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会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,50%以上存活者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。
身上有个“吃骨”虫,千万要提防
1.吃得太咸
人体内的钙是通过与钠相伴从尿中排出的。如果吃盐多,尿钠就排出多,同时尿钙排出量也会增加,身体内的钙丢失也随之增多。
2.吃肉太多
猪牛羊肉的钙含量在各类食物中算是最低的,而吃肉太多还会导致膳食蛋白质过剩,进而增加尿钙的大量流失。
3.动得太少
在人体代谢活动中,骨组织的发育需要有一定的力学强度来支撑。当人体的运动量不够时,骨组织会自动降低骨量。
4.晒得不够
每天出入办公室,晒太阳的机会减少,皮肤合成维生素D也会减量,而维生素D的生成和转化对钙质吸收起到关键作用。
5.过度节食
高蛋白食品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,会给骨骼带来毁灭性的打击。如果你在为了减肥而节食,也要循序渐进,按照健原则进行。
6.爱喝咖啡
有统计表明,每天饮用4杯以上咖啡就会影响钙的吸收;每天消耗300亳克以上的咖啡因,就能加速钙质的流失。
7.喜烟酒
大量研究已经证明,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,导致骨密度降低;过量饮酒会使肝功能受损,从而使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影响,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。
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
除了改正上边“吃骨头"的坏毛病,大家还要记得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哦!
原料:桑葚子25克,牛骨250~500克。
做法:
1. 将桑葚子洗净,加酒、糖少许蒸制。
2. 另将牛骨置深锅中,水煮,开锅后撇去面上浮沫,加葱姜再煮。
3. 见牛骨发白时,表明牛骨的钙、磷、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,随即捞出牛骨,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子
4. 开锅后再去浮沫即成。
用法:调味后即可食用,分早、晚2次服食。
功效:滋阴补血、益肾强筋。
桑葚杞子饭
原料:鲜山药50克,杜仲、续断各10克,糯米50克。
做法:先煎续断、杜仲,去渣取汁,后入糯米及捣碎的山药,共煮为粥。
用法:任意服食。
功效:温补脾肾、强壮筋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