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病史:容易劳累,精神不佳,颈项疼痛,伴咽痛、声嘶,声音沙哑,时有头晕耳鸣,胃纳可,眠不佳,大便偏黏,小便淡黄色。
既往史:烟酒史。
过敏史:无
体格检查:面色暗,无光泽。舌暗红,舌体胖,边有齿痕,苔黄腻,脉沉细。
辅助检查:无
中医诊断:1.风热外感 2.虚劳。
证候诊断:外感风热、湿热困脾。
西医诊断:1.上呼吸道感染 2.疲劳综合征(亚健康)。
治 法:疏风散热、利咽清热。
处 方:桑叶10g,夏枯草10g,菊花10g,桔梗15g,瓜蒌子15g,冬瓜子30g,白茅根30g,葛根20g蒲公英15g,绵茵陈15g, 连翘15g,甘草6g。7剂。
复诊:2017.12.13
主 证:面色好转,饮酒多,舌红,苔薄黄,脉弦。
诊 断:中焦湿热。
治 法:清肝健脾,解毒利湿。
处 方:柴胡10g,川楝子10g,茵陈10g,白术15g,土茯苓10g,佩兰15g,葛根20g,薏仁20g,砂仁10g, 陈皮15g,苍术10g,黄柏10g。7剂。
推荐药膳:
芡实百合银耳汤
材 料:芡实20g,百合10g,银耳20g。
做 法:按普通煮汤方法即可。
专家点评:
广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罗永佳教授认为,疲疲劳综合征即慢性疲劳综合征(CFS)是一组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,伴有多种神经、精神症状,但无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为特点的症候群。
因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复杂,一般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无重大异常。通常表现程度不同,症状也轻重不一。因本病是自限性疾病,大多患者靠自身免疫力不用任何治疗而康复,但亦可能演变为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疾病。
中医认为,本病多为气血亏虚、肝郁脾虚、心脾两虚、肝肾阴虚、心肾不交等。
1.脾虚湿困型:当以健运脾胃,利湿化浊。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;
2. 肝郁脾虚型:当疏肝解郁,健脾养血。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;
3.心脾两虚型:当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可选用归脾汤加减;
4. 肝肾阴虚型:当滋补肝肾,育阴潜阳。可选用杞菊地黄汤;
5. 心肾不交型:当滋阴降火,交通心肾。可选用交泰地黄汤加减。
罗永佳教授认为,该患者平素烟酒多,长期熬夜,导致肝肾亏虚,湿浊内蕴。面色暗,苔厚腻为湿浊的表现,予以公英、白头翁清肝肾湿热,葛根解酒毒,二妙丸去除下焦湿热,地黄丸补肝肾。配合药膳,以芡实、银耳、百合固肾。
患者第一次复诊以外感风热为主证,治应标本兼治,疏风散热的同时仍注重祛湿,标本兼顾。患者第二次复诊,表证已解,治从肝脾入手。清肝利湿解毒的基础上,辅以健脾,以助运化中焦,以化湿浊,湿浊一去,诸症自解。
罗永佳
广东省名中医
罗永佳,广东省名中医,广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,曾任广州市中医医院院长、广州市中医中药研究所专职副所长、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、广东省中医药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广东省药品审评专家库专家、广州市中医药学会顾问,是广东省第七、第八、第九届人大代表,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、广州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
特别提醒: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,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!